呼吸困难是儿科最常见问题之一。与成人相比,儿童气道细、基础代谢相对较高、呼吸代偿机制不充分,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呼吸停止。故早期识别、积极快速处理对改善预后十分重要。呼吸困难常由低氧和通气不足引起,应迅速识别并及时处理。可通过评估外观、呼吸、皮肤循环三方面(儿科三步评估PAT),快速有效地识别呼吸和(或)循环衰竭患儿。外观当儿童存在低氧、休克、呼吸困难时,可出现烦躁、焦虑、嗜睡等。但小婴儿在陌生环境也可表现为哭闹、躁动或抗拒检查。可通过以下几点识别。肌张力 病情严重患儿常有肌张力降低,表现为乏力、虚弱、走路无力。互动性 重症患儿可对平时喜爱的玩具失去兴趣,缺乏与家人的正常互动。安抚 健康婴儿容易被安抚,而危重患儿则难以安抚。眼神 反应迟钝,眼神不灵活,不能追光、追物,常提示神志改变。说话或哭闹 哭声减弱与肌张力降低的意义相同,提示病情严重。急性起病的声音嘶哑或发音困难提示上气道梗阻。如患儿哭声响亮、易被安抚、肌张力正常、与父母互动正常,提示病情不重。如出现无力、反应弱、哭声低时,则提示病情较危重。呼吸患儿低氧和(或)通气不足时,出现呼吸困难,并通过增加呼吸功来代偿。当呼吸困难继续加重,呼吸频率可减慢,呼吸节律不规整,如不干预,可很快发生呼吸停止。呼吸异常可表现为异常呼吸音、特殊体位及辅助呼吸肌做功。异常呼吸音 异常呼吸音多提示呼吸窘迫,包括喘鸣、鼾音、呻吟等。体位 上气道梗阻时,患儿可呈“嗅花位”(颈稍弯曲,头向前伸)以开放气道。呼吸窘迫时也可呈端坐体位(身体端坐稍前倾,双手向前支撑)。辅助呼吸肌 低氧或通气不足时,辅助呼吸肌(如锁骨上、肋间、胸骨下肌群)收缩以改善通气,相应位置的肌肉凹陷,严重凹陷者提示严重呼吸窘迫。点头样呼吸和鼻翼翕动也是辅助呼吸肌做功的表现。皮肤循环皮肤苍白或发绀常提示低氧血症或灌注不良,毛细血管再充盈不良或皮肤冰冷提示严重灌注不足。通过评估快速识别需紧急处理的儿童,同时判断病情程度。呼吸衰竭患儿可有呼吸功能异常,并伴外观或循环异常,如果三方面都异常,预示患儿可能出现呼吸心搏骤停。作者:赵光远(首都医科医院急诊科)排版:刘清华
喜讯:“村医之家”留言功能开通啦!现在大家可以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啦!(详情请戳文末“评论”按钮)
村医之家
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啊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ljfr.com/jbzd/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