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常见营养问题
1.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原则
对危重症患者来说,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为第一需要。在复苏早期、血流动力学尚未稳定或存在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阶段,均不是开始营养支持的安全时机。存在严重肝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严重氮质血症,严重高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等情况下,营养支持很难有效实施。应激性高糖血症是ICU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任何形式的营养支持(EN、PN),应配合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水平(≤~mg/dL)可明显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使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
推荐意见1:重症患者常合并代谢紊乱与营养不良,需要给予营养支持。(C级)
推荐意见2: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B级)
推荐意见3: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应充分到考虑受损器官的耐受能力。(E级)
推荐意见4: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并能安全使用,应积极采用肠内营养支持。(B级)
推荐意见5:任何原因导致胃肠道不能使用或应用不足,应考虑肠外营养,或联合应用肠内营养(PN,PN+EN)。(C级)
推荐意见6:重症患者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应掌握“允许性低热卡”原则(20~25kcal/kg?d);在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能量供给量需要适当的增加(30~35kcal/kg?d)。(C级)
推荐意见7:任何形式的营养支持,应配合强化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水平≤mg/dl,并应避免低血糖发生。(A级)
2.危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治疗推荐意见
⑴肠外营养
推荐意见1:一旦患者胃肠道可以安全使用时,则应逐渐向肠内营养或口服饮食过渡。(D级)
推荐意见2:葡萄糖是肠外营养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一般占非蛋白质热卡的50~60%,应根据糖代谢状态进行调整。(C级)
推荐意见3:脂肪补充量一般为非蛋白质热卡的40%~50%;摄入量可达1~1.5g/kg.d,应根据血脂廓清能力进行调整,脂肪乳剂应匀速缓慢输注。(B级)
推荐意见4:重症患者肠外营养时蛋白质供给量一般为1.2~1.5g/kg?d,约相当于氮0.20~0.25g/kg?d;热氮比~kcal:1gN。(B级)
推荐意见5: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应作为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组成成分。创伤、感染及ARDS患者,应适当增加抗氧化维生素(C级)及硒的补充量。(B级)
推荐意见6:经中心静脉实施肠外营养首选锁骨下静脉置管途径(B级)
⑵肠内营养
推荐意见1:重症患者在条件允许时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B级)
推荐意见2:对不耐受经胃营养或有返流和误吸高风险的重症患者,宜选择经空肠营养。(B级)
推荐意见3:重症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特别经胃)时应采取半卧位,最好达到30~45度。(D级)
推荐意见4:经胃肠内营养的重症患者应定期监测胃内残留量。(E级)
3.不同危重症的代谢特点与营养支持原则
⑴Sepsis和MODS患者的营养支持
推荐意见1:严重Sepsis与MODS患者,应密切监测器官功能与营养素的代谢状态,非蛋白质热卡:氮比可进一步降低至80~kcal:1gN(D级)。
推荐意见2:严重Sepsis患者,应避免应用富含精氨酸的免疫营养制剂(C级)。
⑵创伤患者的营养支持
推荐意见1:与其他重症患者相比,烧伤患者有胃肠功能时宜及早开始肠内营养。(C级)
推荐意见2:对重度颅脑创伤患者,宜选择经空肠实施肠内营养。(C级)
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
推荐意见:接受肾替代治疗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额外补充丢失的营养素。(C级)
⑷肝功能不全及肝移植围术期的营养支持
推荐意见1:合并肝功能不全的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时应增加支链氨基酸的供给,并降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例。(C级)
推荐意见2:合并肝功能不全的重症患者,非蛋白质热卡以糖脂双能源供给,其中脂肪补充宜选用中长链脂肪乳剂。(C级)
推荐意见3:肝移植术后早期可积极进行肠内营养。(B级)
⑸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
推荐意见1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初期复苏后条件允许时可开始营养支持,并优先考虑经空肠营养(A级)
推荐意见2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增加谷氨酰胺补充。(B级)
⑹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
推荐意见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衰患者应尽早给予营养支持,并首选肠内营养。(B级)
推荐意见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支持中,应适当降低非蛋白热卡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B级)
⑺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支持
推荐意见:心衰患者的营养支持宜选择热卡密度较高的营养配方,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比例,并严密监测心脏功能。(C级)
(内容来自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医院呼吸内科成立于年,是医院的重点科室,年被西安市卫生局评为优势专科,年[详细]
慢性呼吸衰竭怎么治疗好呢?是很多患者关注的问题,因为慢性呼吸衰竭对患者的[详细]
医院呼吸内科成立于年,是医院的重点科室,年被西安市卫生局评为优势专科,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