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快来看,那种长得特别大的‘超级蘑菇’又出现了!”近日,有读者致电今报热线报料称,在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六座村二六屯的一块丟荒菜地里,长出了一簇总体直径达1米左右的巨型蘑菇。这种蘑菇去年曾在同一地点出现过,因为个头巨大且又太过罕见,村民担心有毒,不敢贸然采摘食用。
5月21日,记者来到二六屯,看到了这簇生长在村民屋后菜地里的巨型蘑菇。这些蘑菇外表呈灰白色,总共约有二三十朵,层层叠叠地“挤”在一起扎堆生长,覆盖了麻将桌大小的一块土地,整簇蘑菇的直径超过1米,2个成年人张开双臂也无法合抱一圈。有村民估计,整簇蘑菇总重超过40斤。
村民魏女士告诉记者,这种巨型蘑菇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在二六屯的同一片菜地里了,只不过去年是夏末的8月份,今年则提前到了夏初的5月份。她还说,去年二六屯首次出现这种巨型蘑菇时,今报也曾进行报道(柳州惊现巨型怪蘑菇,直径超过1米,一朵有3斤重!它可以吃吗?),并且还采访了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技术员,得知这种巨型蘑菇名叫金福菇,是一种无毒可食用的蘑菇品种。
不过,村民们尽管有意尝试,但还是没有人敢真的采摘食用这种蘑菇。
那么,这种“超级蘑菇”是否确定无疑就是金福菇,吃了果真没问题吗?5月22日,记者邀上柳州市农科所技术员陈罡再次前往二六屯,经其现场辨认后,确定巨菇就是金福菇。为了打消村民们的疑虑,陈罡还特地撕下一小片新鲜的菌盖,放在嘴里嚼了几下,然后吞到了肚子里。
他说,金福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早在年就由市农科所引入柳州进行试种,当时在市场上非常抢手,只是因为种植技术要求较高,没有得到推广开发。
图自“金福菇”百度百科
去年8月,陈罡获悉金福菇在六座村二六屯出现后,曾到现场实地查看,并提取了部分组织,带回所里分离培养,重新制作出了新的菌种。此次金福菇再次出现在二六屯的同一块菜地里,陈罡认为,这个现象表明白金福菇的地下菌丝能在柳州成功越冬,等到夏季外部环境适宜的时候,就再次长出了成簇的大蘑菇。
金福菇的再次出现,也引发了村民们的浓厚兴趣,有的村民还萌发了培育栽种这种食用菌的念头。陈罡说,村民如果需要金福菇的菌种,可与柳州市农科所联系,村民栽植金福菇时遇到技术问题,也可以向市农科所进行咨询。
来看看其他地方发现的巨型蘑菇
无毒的↓↓↓
年8月,云南红河州建水县村民李先生上山找蜂巢时意外发现一个直径约1.8米,重约公斤,形似伞状的巨型蘑菇。
李先生找来其他村民,五人合力才将蘑菇挖出。这个巨型蘑菇由多个菌子粘连、堆叠在一起组成,其出现吸引了附近村民前来观看合影。专家介绍,这个巨型蘑菇名叫冻菌,营养丰富。虽是一种常见菌类,但能长这么大实属罕见。
有毒的↓↓↓
年8月,一朵周长近1.8米、重达8公斤的神秘蘑菇惊现云南普洱小熊猫庄园,引得游客惊呼大开眼界。
当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朵神秘巨型蘑菇大小堪比簸箕,呈不规则形,分成了高低不同的几层“平台”,好似由几朵蘑菇组成,实则连成一体。蘑菇正面看上去类似木纹呈土褐色,背面则由很多细小的褶皱构成,富含水分。
整个蘑菇因呈不规则形状,普洱小熊猫庄园的工作人员不得已找来了皮尺为其测量周长。最终,经工作人员测量,这朵蘑菇周长近1.8米,重达8公斤,是该地区发现的最大尺寸和重量的蘑菇,可谓“菌王”。同时,经工作人员初步鉴定,这朵巨型蘑菇具有一定毒性,是不可食用菌种。
蘑菇不能乱吃!
母女3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9岁小女儿不幸身亡
年7月13日,陕西西安市鄠邑区五竹镇刘家堡村母女3人因食用自己采摘的野生蘑菇中毒。目前,9岁妹妹已不幸身亡,母亲和姐姐还在重症监护室透析治疗。
7月14日下午,记者在交大一附院急诊科ICU病房见到了妈妈和姐姐。两人身上插满管子,孩子的姨妈、姨父和舅舅在床边照料。
孩子的姨妈说:“我姐在家附近一所学校当保洁员。12日下午,她下班回家时看到路边灰白色的小蘑菇长势不错,很像她小时吃的,就采了些回家做菜,没想到竟是毒蘑菇。我姐今年36岁,大外甥女15岁,身体一直都不错。中毒后,大外甥女目前连控制大小便都有些困难。我姐则不停地呕吐,还因为‘害死了’小女儿不停地唉声叹气。两人现在都只能进食流食,因在体外透析,两人身上都冰凉凉的,所以老喊冷。”
前日,记者看到了家人用手机后来补拍的蘑菇照片,每朵看起来和香菇大小差不多,但根部和蘑菇头部的底色都是白色,只是头部上面有一圈圈的深色花纹,还有一种更小的呈黄色的蘑菇。
毒蘑菇
据孩子父亲说,3人大约食用了1斤半的蘑菇,是两种蘑菇搅在一起炒了一盘菜。“12日晚我下班回家时,3人的精神状态还都不错。可到后半夜,3人就同时出现呕吐、拉肚子症状。13日一早,医院治疗,医生建议转院,就赶来西安治疗。”
“交大一附院的医生医院治疗。但我一人忙不过来,只好先等大女儿的化验结果,显示只有3项略高,不严重。我们才又返回鄠邑家中观察。期间因为她们3人都拉肚子,我一直给补充白糖水。但到晚上时,小女儿的脸色突然不好,医院后,很快就离开人世。”
中科院西安分院科普业务主管、生态毒理学博士李勃说,从家属提供的照片初步鉴定,致使母女3人中毒的菌为肉褐鳞环柄菇。
该菌夏秋季于林下、路边、房屋周围的草地上均可生长,一般群生,有时单生,含多种毒性较强的肽类化合物。
自年以来,在河北、江苏、黑龙江、河南等多地都发生过大量中毒案例。中毒后发病初期为腹泻、呕吐等胃肠炎症状,随后会逐渐出现肝、肾损害,精神烦躁,肢体抽搐,昏迷等症状,误食后死亡率高。
“夏季野外尤其在雨后,由于湿度和温度适宜,大型真菌(俗称蘑菇)生长速度快、种类多。其中不乏外形美丽、与我们常吃的可食用菌类相似的物种。”
李勃说,“在这些美丽外表下,往往许多是含有有毒物质的致命杀手。即使是具有丰富经验的当地人和专业人士也不会轻易食用,奉劝大家不要去尝试品尝野外采摘的蘑菇。”
吃完“蘑菇”后3个人病情危重,多器官功能障碍
今年3月,广东惠州3名市民出门踏青,在山上采摘了一些蘑菇。以为捡到“野味”,3人赶紧拿回家,还送了一些给朋友。当天,一共有5人尝到了这些新鲜的蘑菇,有人还吃了2顿。
结果到了半夜,这5人先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症状,医院治疗,但不见好转。
其中3个人(2男1女,均为55岁)因肝、肾、循环、凝血等多器官功能障碍,又转医院。
经调查,这是吃了毒蘑菇引起中毒,医生高度怀疑是俗称为“白毒伞”的鹅膏菌,毒性极强,死亡率很高。第二天,这3个人都转入医院医院继续治疗,其余2个留在惠州治疗的病人,也被通知转入该院。
这杀伤力
真是让人感到“害怕”
↓
“白毒伞”,又叫致命鹅膏,“穿鞋、戴帽、穿裙”,苗苗条条,白白净净。
“白毒伞”含有8mg/g干重以上的鹅膏肽类毒素,其中含5mg/g干重以上的鹅膏毒肽。而鹅膏毒肽对人的致死剂量是0.1mg/kg,也就是说,1个成年人吃1朵中等大小的此菇,就可被毒害身亡。
此外,人类目前对这个“毒王”尚无特效解毒剂。
仔细认清
常见毒蘑菇
#致命鹅膏(致命白毒伞)#
形态: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白色。菌肉白色。
习性:常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或散生,为菌根菌,大量发生于广东三四月,五至七月也有少量出现。
分布:广州、清远、肇庆等地。
毒性:剧毒,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在新鲜蘑菇中含量甚高。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严重,死亡率高达95%以上。
#灰花纹鹅膏#
形态:担子果小型至中等。幼时钟形至半球形,成熟时扁平,深灰色、鼻烟褐色、暗褐色至近黑色,中部色较深。菌肉白色,较薄。
习性:夏秋季生于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地上。
分布:广州、肇庆、始兴、连州。
毒性:剧毒,在湖南、江西因误食此菌曾发生多起多人死亡的恶性中毒事件。
#黄盖鹅膏白色变种#
形态:担子果小型至中等,偶大型。菌盖初期近钟形至扁半球形,后扁平至平展,有时边缘稍翻卷,白色,有时中央米黄色至很淡的浅黄色,稍粘,光滑。菌肉白色,不变色。
习性:夏秋季生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地上。
分布:肇庆。
毒性:剧毒,是目前我国已知毒性最大的4种剧毒鹅膏之一。
#簇生沿丝伞(簇生黄韧伞)#
形态:菌体一般小,全体黄色。菌盖初期半球形,开伞后近平展,光滑,硫磺色或玉米黄色。
习性:夏秋季丛生或簇生于腐木桩旁。
分布:乳源、乳阳。
毒性:中毒后主要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胃肠道病症,严重者会死亡。
#粘盖包脚菇#
形态:菌盖平展脐凸形,肉质,浅灰微带粉红色,中央部分灰色,有云母光泽,边缘整齐至撕裂,有弱条纹。菌肉白色,边缘处几消失,无味道,无气味。
习性:夏秋季单生或群生于阔叶林或草地上。
分布:广州、惠东。
毒性:极毒。可使人中毒致死,其毒素不明。
#疸黄粉末牛肝菌#
形态:菌盖凸镜形至扁凸镜形,干,覆有一层厚的硫磺色粉末,粉末脱离之后,盖色为浅紫红色至红褐色。菌肉黄白色、伤时变为浅蓝色,无味道,有一股硫磺气味。
习性:夏秋季单生于混交林地上。
分布:肇庆、阳春、河源、连州。
毒性:毒性较强。
#格纹鹅膏#
形态:担子果小型至中等,有的大型。菌盖初期近半球形,后扁平至平展,浅灰色、褐灰色至浅褐色,中部色较深,具辐射状隐生纤丝花纹。菌肉白色,不变色。
习性:夏秋季于针叶、阔叶林中散生或群生。
分布:肇庆、曲江、封开、南雄、大埔等地。
毒性:在有些地区市场上被作为食用菌出售,但它含有微量鹅膏肽类毒素。
#凤梨盖条孢牛肝菌#
形态:菌盖扁半球形,紫红色至红褐色,不粘,上密覆丛毛组成的覆瓦状鳞片。菌肉白色,伤时变蓝色,后水渍状灰白色,无味道。
习性:单生至散生或丛生于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地上,或长于红周树根或马尾松的活树干上或腐木上。
分布:广东、海南。
毒性:有毒。
这些传言都是骗你的!
吃蘑菇中毒的新闻,每年都数不清,但还是有无数人为了一口鲜美而冒险。其中一个原因是民间有很多“大神”,自认为掌握了一套识别好蘑菇和毒蘑菇的秘诀。
这些秘诀在网上一直有流传
但其实都是坑!
1
颜色鲜艳的菇才有毒?
事实上,单看蘑菇的外表,并没有绝对的安全标准。一身雪白的鹅膏菌看起来很普通,却是一朵致命的“白毒伞”!
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也极毒。但同样很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菌。
2
长在阴暗潮湿处的才有毒?
有人说,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角落。
这也是错的!
所有的菇都倾向于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跟毒性无关。可以吃的鸡腿菇经常在牛屎等动物粪便上“绽放”;而包括“白毒伞”在内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长在干净的林中地上。
3
不生蛆、虫子不吃的才有毒?
实际上,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常常被蛞蝓吃,不少有毒种类也可以生蛆。
4
银器、大蒜一起煮会变黑的才有毒?
实际上,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大蒜等发生反应。
5
受伤变色、流汁液的才有毒?
这也不是绝对的,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但它们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6
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才有毒?
虽然这类菌有毒种类的比例较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许多毒菌并无独特的特征,如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
毒蘑菇中毒后有哪些症状?
毒蘑菇中毒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可按中毒的症状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和日光性皮炎型等5个类型。
1、胃肠类型
潜伏期一般半小时至6小时,多数在食后2小时左右发病,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不发热。该型病程较短,恢复较快,预后良好。
2、神经精神型
表现复杂多样,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6小时,表现为多汗、流涎、流泪、脉搏缓慢、瞳孔缩小等。重症患者出现精神错乱、幻视、幻听、狂笑、动作不稳等。中毒病程为1-2天,死亡率低。
3、溶血型
潜伏期6-12小时,最长可达2天。最初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发病3-4天后皮肤变黄,肝脾肿大,肝区疼痛。少数出现血红蛋白尿。病程一般2-6天,死亡率不高。
4、脏器损害型
最为严重,病情凶险,抢救若不及时,死亡率极高。病人的潜伏期一般为10-24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继而出现休克、昏迷、抽风,全身出血、呼吸衰竭,在短时间内死亡。病人在病程中有的会出现假愈期,导致误诊误治,如经过积极治疗,可痊愈。
5、日光皮炎型
潜伏期24小时左右,在手指、脚趾、上肢和面部出现皮疹,甚至疼痛、肿胀。
中毒后怎么自救?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如果出现毒蘑菇中毒,要尽早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呼叫救护车;
2、马上催吐
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孕妇慎用催吐;
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
3、加盖毛毯保温;
4、医院。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医院检查;
5、保留毒蘑菇样本,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检验,查明中毒原因。
对于不认识的蘑菇
不采!不买!!不吃!!
扫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ljfr.com/jbby/10164.html
温馨提示今日是大众医学助手陪伴您的第天截止今日已收录医学笔记共计篇大众医[详细]
慢性呼吸衰竭怎么治疗好呢?是很多患者关注的问题,因为慢性呼吸衰竭对患者的[详细]
温馨提示今日是大众医学助手陪伴您的第天截止今日已收录医学笔记共计篇大众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