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扭秧歌 >> 扭秧歌前景 >> 正文

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高密风俗习惯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3/10 11:21:10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

1、高密风俗习惯之“腊八”

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这天,每家每户的早餐都要喝“腊八煮”(用八样农作物果实熬煮成的粥,现已衍变成著名的八宝粥)就此便留传下了“喝了腊八煮,便把年来数”的佳话。也就是说,从这天开始,有了“过年”的气息,离过年就得一天一天的拔着指头数起来了。大人们便开始赶年集、备年货,孩子们开始盼年早些到来了。

2、高密风俗习惯之“祭灶”

直到腊月二十三,辞灶(祭灶)日,也叫“过小年”中午免不了吃饺子,主要活动在晚上,过了这天,就放灶王爷的假,回天堂“过年”去!在供给灶王爷的晚宴上,只有一道特别的肴“糖瓜儿”(民间手工制作的麦芽糖)意在一种说法是:让灶王爷吃后,到了天堂多说甜言蜜语。另一种说法是:叫糖瓜儿粘住灶王爷的嘴,到了天堂不让说话。辞别的时候不仅赠有礼品“面袋子、钱搭子”(用烧纸裱糊的)在烧纸的时候一起烧掉,口中还得念念有词“灶王,灶王上天堂;少生灾祸,多生五谷杂粮。”声音很小,不让别人听到。有些好奇的孩子询问老人说的什么,会遭受老人的呵斥:“小孩子家不懂事,一边玩去!”弄得个心兴扫尽。

3、高密风俗习惯之“备年”

“辞了灶,年来到!”接下来人们开始忙年了。这时候上了大把年纪的老人总会唠叨:“好过的年,难过的春!”意指在提醒小人们,不能光为了过年去铺张,还要牢记来年长春的开支。家家户户的婆媳们、妯娌们、姑嫂们开始做饽饽、蒸包子、打年糕,直到大年三十,总算忙出了个头绪,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

4、高密风俗习惯之“年夜饭、除夕夜”

剁馅子、和面、包饺子、煎碗头,都是女人们的事,男人领着孩子们一起,贴对联、挂zhu子(写有列宗列族名字的扑灰年画)、拾掇搁摆儿(供桌),摆放供品。一切准备完毕,同姓同支股衍生在世的子孙们,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走向墓场,给列宗列祖上坟烧纸、放鞭炮,邀请做了古的人回家过年。在上坟回来的路上,经过桃园每家人捎少一匝桃枝,(没桃园的地方)赶年集是买好)回家后插到门窗的旁边和放在供桌上,用做辟邪。然后在门上槛贴上过门钱,插上“指道”,家里的女人们烧锅下饺子,男人就准备接财神。用木制长方形的盘子上摆放摞成山状的五个小饽饽和两双筷子,两盅黄酒,一沓烧纸,男孩子用长长的竹竿,挑着一支鞭炮,根据“灶码头”(木版年画。上方刻有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日期与各种财神爷所在方位,下方是财神爷像)上所指财神爷所在的方位,到大门外烧纸、祭奠酒、磕头、放鞭炮。完毕,回家高呼:“财神到家了!”回到供桌前,意思是捧财神爷汝座,点燃蜡烛,烧上香,供上两碗现出锅的饺子,再在供桌前烧上一沓烧纸。磕个头。就要开始喝“财神酒”了。老婆、孩子在别屋里看中央台的新年晚会,欢歌笑语喜气洋洋。直至午夜十二点,各自回家吃年夜饭。大人回到家中净手上香,儿童去大门外燃放一枚爆竹,俗称“开门包暴仗”。然后将煮熟的水饺盛成若干等份,除了放在供桌、天供上外,门口、窗口、井口,凡是带口的地方都要放上一份,每处都要烧上一沓烧纸,磕个头。然后燃放礼花鞭炮,辞旧迎新,完毕回到屋里餐桌上吃饺子,饺子有糖馅的,还有夹带硬钱币馅的,当第一个人吃到夹带硬币饺子的时候,就高喊一声:“钱!”其他人就呼应:“好,来年有钱花!”当有人吃到糖馅的时候,说上一声:“甜!”其他人都说:“好,来年有甜头!”

5、高密风俗习惯之“大年初一”

早晨,当门族的老少爷们儿,相互走访拜年后,因一天一夜的忙碌,劳累早以过度,各自回家休息去了。新正大月是玩耍的日子,村里的婆媳孩子们,熙熙攘攘的来到了大街上观看踩高跷、扭秧歌、舞长龙、听茂腔戏,热闹非凡。高跷队、秧歌队、茂腔剧团,来了一拨有一拨。一天都有好几拨来大街上演出,直到太阳落山。老婆孩子都累了便回家下饺子吃去了。

6、高密风俗习惯之“送年”

大年初二,该是送年的日子。一家门户一个天,不同姓氏门族有不同的送年时间,有早晨送的,有中午送的,有晚上送的,有集体的,有各家各户的,但方式是类同的,男人挑上一担两筒水放在院子里,好为祖宗们饮马。婆媳女人们烧火下上一锅水饺,年五更供上的地方都要再供上,每处都得烧纸、磕头。然后,孩子们挑上一支大的鞭炮,到大门外燃放,大人们朝外磕个头,意思是送老祖宗们及各路神仙,回家的回家。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ljfr.com/lczl/147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扭秧歌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