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扭秧歌 >> 扭秧歌发展 >> 正文

非遗民俗齐亮相宜阳元宵不一样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2/16 15:25:17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

2月15日,元宵佳节,宜阳县城,古色古香的锦屏水街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人山人海围成大圆圈,只见鼓槌如急雨敲得铿锵有力,彩扇似鲜花舞得如有春风,这边旱船飘摇不定瞧得观众傻了眼,那边毛驴撒泼打滚乐得大家齐鼓掌,还有扭得无比欢畅的大秧歌,唱的慷慨激昂的豫剧名段……红红火火闹元宵已经拉开帷幕。

今时不同往年,鞭炮烟花退居幕后,传统艺术挑起大梁,成为“闹”元宵的主角。县城各街道办事处,城关镇、锦屏镇等周边镇纷纷组织民间艺术表演团队进城汇演,敲锣打鼓、唢呐调演、扭秧歌、扇子舞、划旱船、抬花轿、耍毛驴、传统乐器演奏等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民俗节目乐坏了县城居民,大家逛水街、看花灯,追着流动表演的各代表队“踩街”,一张张笑脸组成了欢乐的海洋。

鲜亮花俏的演出服、简单有趣的道具、整齐变换的队形、热闹纷繁的氛围都彰显着常规型传统民间杂耍的魅力,而独具本地特色的压轴节目还要数苏羊竹马、屏南大鼓等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引领群众体验非一般的艺术之旅。

修葺一新的张坞镇苏羊村里,省级“非遗”“苏羊竹马”表演开始了!在宽阔的广场上,只见演员穿戴鲜亮整齐,把竹篾扎成、裱糊彩纸的竹马吊扎在腰间,鱼贯而出,模仿着骑马的各种动作,时而单行、时而双列,摆出各种阵法,让观者看得眼花缭乱、喝彩不断。

“跑竹马,头一个条件是场地要广,这样‘马’才能跑出气势,营造‘万马战犹酣’的宏大场面!”现场,一位表演者说,跑竹马,最讲究一个“跑”字,跑出姿态、跑出阵势、跑出气势是跑竹马的三大要领。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那就是跑竹马时,要求表演者一直要脚尖点地跑。跑马的动作有“喝马起跑”、“催马小跑”、“放马轻跑”、“纵马快跑”、“勒马倒跑”、“吁马停跑”等。在跑马的过程中,表演队伍要不停地变换阵式,跑单列时犹如一条长龙,有“老龙摆尾”、“卷干馍”等花样;跑双列时,又有“单十字梅”、“双十字梅”、“五盏灯”、“七盏灯”、“九盏灯”等阵法,变化多端,蔚为壮观。

据文献史料记载,“苏羊竹马”是传统民间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其以心传口授传承,内容来源于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与吴起操练军队的各种阵法,如“五盏灯”、“七盏灯”、“九盏灯”,分别为孙吴兵法中的“五星阵”、“七星阵”、“九星阵”;“单十字梅”和“双十字梅”是孙吴兵书上讲的“四门坚守阵”和“八门金锁阵”等等。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卓越的军事才能,将其用于作战的阵法融入民间传统舞蹈,逐渐演变成今天跑竹马这种表演形式。历年来,“苏羊竹马”都是重大节庆、庙会上必演的节目,深得当地人喜爱,最多时一次有上百人同时表演。近几年,苏羊村人大胆改革,不但改变了“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做法,还经常组织竹马培训班,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竹马表演中来。今年,他们又对竹马的表演形式做了新改进,使表演场面更为壮观,让元宵佳节真正“闹”起来。

其他乡镇,多个精彩节目也在同步上演。据各个“非遗”项目表演队的负责人介绍,他们表演所用的服装、道具除去大鼓这一“高端设备”,其它大部分都是队员亲手制作的,农忙时大家各忙各的,农闲时就聚在一起排演节目,既快乐了自己又娱乐了大众,今年这勤俭节约了照样也能热热闹闹、红红火火闹元宵。其他代表队也不缺这样的时尚“DIY”,民间艺术表演者们各显神通,比拼的不仅有服装、道具、内容,更是卯足了劲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观众带来融汇传统精粹又切合时代脉搏的精彩绝伦的节目,实实在在让大家体味到元宵佳节闹起来的红火范儿。

文/张珂

原标题:《“非遗”民俗齐亮相宜阳“元宵”不一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ljfr.com/lcbx/15493.html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扭秧歌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