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已经放假啦~
离过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这几天,你在家里是怎么过的呢?
是不是睡觉、吃饭、抢红包?
GIF
想想现在过年,也是没劲!
除了抢红包和应对七大姑八大姨,
再没小时候过年那么淳朴了!
那么,以前过年究竟是怎样的呢?
各个年代的人过年有何区别?看完别哭!
↓↓↓
50年代:翻身年
-温馨年夜饭-
年饭没什么荤腥,但终于翻身做主人了,大家都由衷地高兴,吃得也开心。
-娱乐是扭秧歌-
哈哈哈,从扭秧歌到广场舞,好像也没什么改变。咱以后过年的娱乐节目,会不会是看大妈跳广场舞?怕怕!
-最大的乐子是逛庙会-
当年的庙会也是人山人海,各种传统节目很多,不像现在,基本已经见不到了。
60年代:集体年
-选购花布,回家裁制新衣-
对比很明显,谁家媳妇手巧,大家都看得到……多么淳朴的年代!
-年夜饭在公共食堂-
虽说集体吃有集体吃的热闹,但毕竟无法顾及所有人的胃口。
-最流行大串的冰糖葫芦-
喂冰糖葫芦那孩子好舍不得……话说现在还见过这么大串的冰糖葫芦么?
70年代:革命年
-简单的年夜饭-
因为倡导革命化,所以那个年代的年夜饭以白菜为主。说是最惨淡的年代也不为过。
-娱乐节目比较单调-
基本都是看样板戏、革命歌曲、革命舞剧、革命电影、纪录片等等,虽然形式单一了点,却也算热闹。
-排队给远方的亲人打电话-
那个年代号召知识青年下乡,城里的家庭大多骨肉分离,因此这个电话尤为珍贵。
80年代:改革年
-菜式不再单调的年夜饭-
83年取消了凭票采购,家家户户自己选购想吃的菜,终于不再单调,可以吃一回丰盛的年夜饭了。
-新年俗:看春晚-
当时看春晚,谁也舍不得错过一秒镜头,毕竟头一回。和我们这一辈一样,据说那个年代的人最爱的也是小品。
-零食最爱爆米花-
当年能吃零食的机会很少。过年能吃到米炮,异常满足。
90年代:开放年
-真正丰盛的年夜饭-
大江南北新鲜的菜都能摆上桌了,真正有了年味。
-新出的节目:看贺岁片-
春晚是重头戏,但贺岁片开始盛行起来,颇受大家欢迎。
-小孩最爱:放鞭炮-
这不是90年代的专利,但那个年代毕竟娱乐活动太少,放炮还是很兴盛滴。
00年代:个性年
-年夜饭外面吃-
生活富裕了,在外面吃,不必亲自动手,也蛮热闹的。
-娱乐节目:旅游-
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往在家过年,开始旅游过年。从此时起,过年才真正进入了新的开放时代。
-年礼多种多样-
唉,代表心意的年礼不再是传统的烟酒,而是什么高级送什么。攀比之风也开始盛行。
现在:回忆年
千辛万苦春运回家,
好不容易和家人一桌团圆了,
却拿起手机刷起朋友圈、微博,
就开始说道:这新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GIF
旧一辈人怀念过去,
没有手机、电脑、网络,
亲朋好友登门庆贺,
放鞭炮、逛年会、拜财神,
这才有一个新年的样子!
一边享受着科技发展的便捷,
一边埋怨着时代进步带来的隔阂?
其实人还是人啊,跟时代进步没关系啊!
过年有没有意思,
关键靠自己!
小编觉得可以这样做:
↓
抽空多陪陪家人
过年多朋友聚聚是有必要的,但也要留些时间陪陪家里人,否则过年和放假就真的没什么不同了。毕竟陪伴的时间不多了,去陪他们看看春晚,陪他们逛逛庙会,陪他们出去旅游……
用心做一顿年夜饭
小触包过饺子、和过圆子,虽帮不上太多忙,但是春节的一段饭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自然就会不一样!
年礼不要攀比
送得真心,比攀比价格更重要。这个世界越来越冷漠,攀比并不能换来真心实意,我们迟早会被自己“冻”死。千万记得:勿忘初心。
换一种思路想问题
我们每年都在吐槽春节事儿真多:“明天早点起来,一起去归元寺拜财神啊!”但是如果换一个思路去想“明天要早点起来!去归元寺拜了财神一年有好运!”似乎就不太一样呢~
最后,祝大家狗年大吉~
小编提前给大家送祝福~
么么哒~
-END-
素材参考自网络
接触武汉首发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样 https://jbk.39.net/[详细]
虽然还没有到农历八月的时候,但是我已经非常怀念八月炸的味道。这种果子名叫[详细]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样 https://jbk.39.net/[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