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
过年一直是一件大事
不管手头正在操心什么事情
一句该过年了就把所有人都召唤回家了
但是你知道70、80、90、00年代
泌阳人过年都有哪些区别吗?
↓↓↓
50年代
-温馨年夜饭-
年饭没什么荤腥,但大家都由衷地高兴,吃得也开心。
-娱乐是扭秧歌-
咳咳,小编胡乱地猜想……咱以后过年的娱乐节目,会不会是看广场舞啊~
60年代
-选购花布,回家裁制新衣-
额……这个……谁家媳妇手巧,大家都看得到
-年夜饭在公共食堂-
虽说集体吃有集体吃的热闹,但无法顾及所有人的胃口。
-最流行大串的冰糖葫芦-
喂冰糖葫芦那孩子好舍不得……话说现在还见过这么大串的冰糖葫芦么?
70年代
-简单的年夜饭-
那个年代的年夜饭以白菜为主
-娱乐节目比较单调-
基本都是看样板戏、革命歌曲、革命舞剧、革命电影、纪录片等等,虽然形式单一了点,却也算热闹。
-排队给远方的亲人打电话-
那个年代号召知识青年下乡,城里的家庭大多骨肉分离,因此这个电话尤为珍贵。
80年代
-菜式不再单调的年夜饭-
83年取消了凭票采购,家家户户自己选购想吃的菜。
-新年俗:看春晚-
当时看春晚,谁也舍不得错过一秒镜头,毕竟头一回。最爱的是小品。
-零食最爱爆米花-
当年能吃零食的机会很少。过年能吃到爆米花,异常满足。
90年代
-真正丰盛的年夜饭-
大江南北新鲜的菜都能摆上桌了。
-新出的节目:看贺岁片-
春晚是重头戏,但贺岁片开始盛行起来,颇受大家欢迎。
-小孩最爱:放鞭炮-
这不是90年代的专利,但那个年代放炮还是很兴盛滴。
00年代
-年夜饭外面吃-
生活富裕了,在外面吃,不必亲自动手,也蛮热闹的。
-娱乐节目:旅游-
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往在家过年,开始旅游过年。
-年礼多种多样-
代表心意的年礼不再是传统的烟酒,花样也多了起来。
现在
好不容易和家人一桌团圆了,
却拿起手机刷起朋友圈、微博,
有的人说:
新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旧一辈人怀念过去,
没有手机、电脑、网络,
亲朋好友登门庆贺,
放鞭炮、逛年会、拜财神,
这才有一个新年的样子!
过年有没有意思,
关键靠自己!
小编觉得可以这样做:
↓↓↓
送祝福要用心
用自己的话说,不要照搬网上的祝福语。这些话也许不漂亮,但包含着你最真的心意,他们都感受得到。
抽空多陪陪家人
过年多朋友聚聚是有必要的,但也要留些时间陪陪家里人,否则过年和放假就真的没什么不同了。毕竟陪伴的时间不多了,去陪他们看看春晚,陪他们逛逛庙会,陪他们出去旅游……
用心做一顿年夜饭
现在家家户户都不馋这顿了,但不要因此就不珍惜,请用心为家人准备团圆饭,用心!
年礼不要攀比
送得真心,比攀比价格更重要。千万记得:勿忘初心
#情感#人到六十正花甲。花甲之年,便是耳顺之年。人到了这个岁数,身体的各[详细]
虽然还没有到农历八月的时候,但是我已经非常怀念八月炸的味道。这种果子名叫[详细]
#情感#人到六十正花甲。花甲之年,便是耳顺之年。人到了这个岁数,身体的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