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扭秧歌 >> 扭秧歌资源 >> 正文

农村的年味蒸粘豆包杀年猪扭秧歌,谁知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2/1 11:58:21
白癜风一对一精细化治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01/6298359.html

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过年真的是一件比较开心的事情,过年它意味着更热闹,也更有意思,相比于平时无趣的生活,过年真的是很令人欢喜。虽然自己已经很久不在农村过年了,但是对于农村过年情景的记忆一点也没有遗失。

甚至,直到现在,我的心底对于在农村过年还心心念念,那就来和我一起看一看,农村过年究竟有什么稀罕的事情呢?

我觉得农村过年第一件比较稀罕的事情,就应该是蒸年糕撒豆包了吧,都说蒸年糕撒豆包的手艺好学,但这蒸年糕撒豆包要想做得好吃,就比较难了。

不得不说,我姥姥在这方面的手艺可是一绝,首先用红芸豆制作馅料。买好的红芸豆先让它们在水里泡上个一天,然后生火起锅将一大锅红芸豆煮熟。煮豆子可不能着急,必须慢慢地小火煮熟,然后再撒入白糖和成红芸豆的馅料。姥姥制作馅料的手艺特别好,光是吃上一口红芸豆的馅料就让你足够满足了。

而后,最重要的其实是对于“江米”也就是豆包原材料的把控。一般来说,江米都会在买来后,被姥姥耐心地泡上几天,然后被加工厂磨成面,这是现在,加工农产品的技术先进了,否则放在早先,姥姥甚至会自己拿着磨盘一遍又一遍的去磨,而现在不同了,加工技术这么先进了,姥姥年纪也大了,就请加工厂给代劳了。

从加工厂拿回来的面不能直接就包豆包,因为这样的面还没有发酵,这样的情况放在城里,一般都是放一点干酵母得了,那不一会就“蹭蹭蹭”的发酵好了吗。但是姥姥偏不,她非要自己发面,这时候的发面可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包豆包的时候大多都是在冬季,温度偏低,没那么容易进行发酵。

所以,姥姥就会拿出自己的宝贝大盆子,把面在面盆里面和好以后,放到农村的土炕上,烧火用炕的余热自然将江米面团发酵好,这样发酵好的江米面团,没有一点点添加剂,吃起来也更加健康。

不得不说,姥姥也是包豆包的能手,只要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姥姥就开始包豆包了,这个时候就比较容易了,只不过姥姥会辛苦一些。看需要包豆包的多少,如果要包很多豆包的话,就比较费事,可能需要姥姥坐在那里包上几个钟头。

拿出一块面团,将面团压平,然后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红芸豆馅,再团一团,这样一个小豆包就包好了。有一句话说得好,“不要拿豆包不当干粮”。豆包这种东西可真的是十分解饿,也比较好吃,粘粘的豆包,加上一点点白糖或者蜂蜜就更美味了。

当姥姥的豆包一包好,就开始放到锅里面蒸,等真正蒸熟了以后,一开锅你就会闻到热气腾腾的江米夹杂着红芸豆的味道,每次闻到这种味道,就很有过年的感觉。姥姥的豆包蒸好后,一般自己都留不下几个,东家分几个,西家分几个,不一会儿,一大锅豆包就剩不下多少了。

这一大锅豆包分出去,姥姥也收获了很好的人缘,这时候姥姥也会感觉到满满的幸福感。

对于农村来说,过年时第二件比较幸福的事情就要数杀猪了。随着猪肉的价格年年升高,有的农村家庭都不舍得杀猪了,但姥姥家,每年还是秉承传统,杀一头猪,准备过年吃。这头猪,一定是姥姥精挑细选。

这头猪从出生就被“预订”了,它的待遇可不一样,人家猪可能喂饲料或者什么的,但是这头猪可是吃自家的粮食长大的,它的肉会更香,并且肉质也会更嫩,一点也不会发柴,而且肥瘦肉相当,比较好吃。

姥姥也是非常精心的把她养到大,不会喂一点饲料(含有添加剂影响猪肉风味),自己家吃什么就会分给它一点,所以,这头猪可能没有别的猪那样大,但是肉一定是最好吃的。等到腊月,这头猪就要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了。

终于等到了杀猪的那天,这一天,姥爷会叫来村里很多年轻力壮的年轻亲戚帮忙,这个时候就比较热闹了,一大伙人来到姥姥家的院里,先有姥姥指定是哪头猪,然后,会有专门的人去把这头猪抓过来,然后就开始准备一系列的杀猪活动。

杀猪的场面非常血腥,每次我都不敢看,其实胆小的我,连姥姥家杀鸡都不敢看,更不用说姥姥家杀猪了。等到一切都弄好了,姥姥的任务就是准备灌血肠和做杀猪菜,杀猪菜是每一年杀猪时必备的一道菜,这道菜是由干白菜,也就是晒干的白菜干和新鲜的猪肉一起炖制而成的。

虽然说,做法简单,但因为猪肉是新鲜的,肉质十分肥美,而晒制而成的干白菜和新鲜的猪肉一起炖,别提有多香了。

杀猪时另一个比较好吃的菜就是灌血肠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血肠是什么,但是血肠就是和我们香肠差不多的一种东西,只不过香肠那里面是肉和淀粉,但是血肠里面是满满的猪血、面粉和猪肉,新鲜出锅的血肠特别好吃,几乎每次姥姥一煮完血肠,分一分就没了。

当血肠出锅后,见到的场景都是这个样子的,每人也不管是男女老少,大家都拿着一块大血肠,在那可劲的“造”。

这个时候,非常有过年的氛围,寒冬腊月,可以吃上这么好吃的饭菜,别提有多暖和了。

农村在过年时,还有一件比较特殊的事情,就是扭秧歌。每一年过年的时候,村子里面会扭秧歌的男女老少就会聚在一起,想办法出几个节目。如果有条件的,会踩高跷的还会带上自己高跷一起来,一般来说,每一个村子里面都有专门负责组织大家扭秧歌的人,我的姥爷就在本村子里面负责这项工作。

所以说,村子里面一听说打算要开始准备扭秧歌了,就会有大批的人马涌进姥姥家的院子里,大家有的手上拿着道具,有的牵着自己家的小孩前来凑热闹,场面极其热闹。

随后,姥爷就会组织村子里面会化妆的帮忙化妆,因为有时候需要“角色扮演”。扭秧歌的时候,等大家定完妆就真的谁都不认识谁了。

有人扮演猪八戒、有人扮演孙悟空、还有人扮演嫦娥,总之,各式各样的人物角色。在这些角色里面,每个“演员”都在尽心尽力的扮演好自己角色的同时,为大家带去欢乐。约定好时间地点,大家就开始扭秧歌了。一般扭秧歌的时候还会有专门的人负责敲鼓助兴,吹唢呐等等各种乐器也要准备上。真的是好不热闹。

一般在村子里面,扭完秧歌以后,大家觉得还不尽兴,就会邀请扭秧歌的人再到自己家里的院子里、扭一会秧歌,这时候就可以近距离的观看扭秧歌了。

平时扭秧歌的时候,人特别多,甚至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很有可能一不小心,你都挤不到前面去,根本就看不到秧歌扭成什么样子,只能看见踩高跷的在那里晃来晃去。但是小孩子一般来说都比较机灵,拉上自己的小伙伴,挤进人群,挤着、挤着就被挤到前面去了。所以说,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好处。

在姥姥家的农村,过年时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习俗,那就是“跑黄河”。起初,我一听这个名字的时候也很纳闷,这是什么活动啊,“跑黄河”,这也没有“黄河”,哪里可以轮得上咱们来跑啊。可是直到后来,到姥姥家的村子真正的跑上过一次我才知道,原来“跑黄河”不是真正的跑黄河,而是用稻草棒子扎成的“迷宫”。

不得不说,现在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心灵手巧了,很多人真的能用我们平时烧火的稻草棒子扎成“迷宫”。

这种“迷宫”应该也算得上这个村子的“文化遗产”了。几代人传承着这门手艺,就是为了等每一年过年的时候,扎好迷宫,供大家游玩。

这个“迷宫”可不是简单的迷宫,它真的会有很多好玩的地方,首先这个“迷宫”上门会张灯结彩,所以,晚上看上去很好看,其次,这个“迷宫”很有迷惑性,你稍有不慎就会走错,出不来,需要你在里面有很大的耐心,仔细寻找可以出来的路径。

而且这个“迷宫”会有保你一年平安的作用,所以说没事的时候村里面的人都愿意去跑上几个来回,希望自己来年可以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这个“迷宫”也是在一年又一年中得到改进,原来还是用稻草棒子扎,很容易风一大就被“卷走”。

现在“迷宫”已经开始用铁丝扎了,这样会更结实和牢固。不得不说,每一年跑上一次“黄河”,内心也是十分快乐的一件事。因为这个“跑黄河”的活动每一年都只会在过年前后才有,所以说“黄河”一建成,很多人都从别的村子专门赶过来“跑黄河”,这个时候就格外热闹了。

农村的春节真的很有年味,怀念那份特殊的美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ljfr.com/jblt/15266.html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扭秧歌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