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月光
阳光晴暖,我们走进了东庙。穿过曲曲折折的小巷,里面豁然一片开朗。濮阳青年豫剧团,正在这里表演。唱腔铿锵有力,穿着花花绿绿。舞台前,清一色的老年人。黑蓝的衣服,银亮的白发,一波儿一波儿闪。
小巷两边,又是各种各样的小摊子,卖烤肠的,卖风车、水枪等玩具的,卖烧饼的,凉皮的。这些小贩就像是拥有千里眼顺风耳,哪里有会,他们就会第一时间聚集。
还有人在蹒跚而来,摇摇摆摆的身影,在瘦长的小巷,就像一剪影。乡人多见老人,村庄老了,时光是不是也老了呢?
我的注意力却不在这里,走到戏台北侧的几通高大的石碑。碑在二三米间,需仰视可见。透过这些漫漶的冰凉的文字,我感觉到了岁月的温度,一个村庄曾经的肌理和馨香。
“泰山为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就泰山老奶一说,皇文备考,泰山老奶书称天山圣母,碧霞元君。因《易经》泰卦表,天地交而万物通。故人们附会为妇女生子之意。又说她居本位,其色惟碧,木子坤光,资生万物,是以称碧霞元君。”
这个上世纪九十年代立的碑刻,行文流畅简练,把碧霞元君的由来表述得非常清晰。只是不知道是据何考证的。但自明以来几百年,碧霞元君就成为这片土地的主神了。人们俗称为泰山老奶,慈眉善目,面容安详,凤冠霞帔,看着就让人亲近。劳碌的尘世,能于此祭拜一下,于人就是心理的安慰了。
泰山老奶庙又称泰山行宫,东庙村名就由此庙而来,其不知建于何时。但据碑文载,最迟不晚于明代。因为碑文记载庙宇几次重修,明清民国代皆有之。旁边还有几通古碑,有明清重修的碑文,历经风雨剥蚀,碑文皆已模糊不清,读起来十分费力。看着这些碑刻,辩认着那些字迹,心中生发着一种沧桑之感。古人曾谓读史,一篇读罢,满头飞雪。那么,读这些石头的碑刻呢?每一个字句,都蕴藏着多少信息、多少风云、多少悲喜?
古往今来,曾有多少人在这碑刻前抚触,感触,曾有多少人在这里徘徊。摸一摸碑刻,冰凉光洁。这碑刻又承载了多少深情的注目,经受了多少温润的手纹。石头是没有温度的,但承载了这岁月印迹的碑刻,它就有了温度;石头是没有灵性的,但有了这样情感的注入,它就有了灵性。几百年来,它矗立在这里,听风观雨,阅尽沧桑悲喜。故而大讷无言、大拙若愚。它是一块早就通灵的顽石。
四月初八,是小满会。每年这里都要唱大戏,据碑文记载,是日敲锣打鼓,划旱船,扭秧歌,唱大戏,十分热闹。庙前香火彻夜不绝,鞭炮声声,灯火通明,乡烛同燃,堪称一时之盛也。(这风俗已经被纳入长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是无形的,无声的,但文化是一种坚韧的力,它可以绵延不绝,它胜过质地坚硬的石头。柔软而长久,刚强而早夭,这是不是证明了老子的证言?
还有一块碑,一直扑朔迷离,就是那个名卧龙生题的碑刻。如今,旧碑早已残损,复刻的碑卧于萋萋芳草之中碑文如下:
乾隆丙子岁孟秋朔月,予自古龙池南游,停足于南岳集东关厢,观其庙宇焕然一新,东西两廊灼耀人目,不禁慨然叹曰,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建自大明由来久矣,今年远时更,莫睹丽色,焕彩前善已逝,徒听秋蝉叫月,今又有会首田润等接路步武,更成善果,因之庙貌壮其观,神明安其位,规模已就。着卑人铁笔勒石将志众善姓名,既而夕阳在山,涉水戾街,寻宿于武功宋氏药室,不意宋兄一见如故,欢若平生,即言及泰山功成昨欲文未果,兄何以异地之芳香为敝邑之壮彩耶?
由此碑文可知,村人传说是乾隆微服私访至此,我觉得这不大可信。乾隆再微服私访,也不敢独身而来(当时反清复明势力一直很劲)。这应该是当时漫游的一个书生较为可信。由其碑文可知,当时泰山庙貌壮丽,民风淳朴,崇文尚义,南岳集市井熙攘,物阜民丰。
阳光白亮,锣鼓声声,站在碑前,一时间有“神魂恍惚,不知今夕何夕”之感。余秋雨曾在渑池仰韶遗址前抚土而泣,呆若木鸡。纯正的历史元素是会使人生发一种时间感和悲怆感的。就像一杯酒,酵得太浓太醇太香。就在我抚碑而叹时,周边又有几位老者,戴了花镜,在碑石前辩认。有一位老者,还抚触着一个名字,掏出纸笔记录。我一时间感触,原来总觉得乡人过于注重名利,淡薄了文化,现在看来此番认识为偏见了。乡人中重文化的大有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立的碑刻,其文辞流畅,文采焕然,毫不逊于古人。
庙东边就是一水塘,塘水鳞鳞,周边人家错落,绿树环绕,鸟鸣啾啾。立于塘前,夏木阴阴,弱柳扶风,一下子勾起了我过往的记忆,这汪大水,曾在我小时就有了,我在这里游玩。还记得水塘南边有一土冈,上有一户人家,孤零零的院子,主人善医术。开了家诊所。有一次夜暮,父亲带我过来,桐叶萧萧,清阴飒飒,在那暗暗的屋子里打了一针,回返时,天色已黑,风从北来,塘水翻动,木叶摇摆,如若潮涌。
这一幕,我怎么也忘不了。
如今,土冈不见了,房子不见了,那医生呢,也早已不知道了踪迹。只有这水塘还在(面积小了很多),这庙还在(也几经修葺),就如这些斑斑驳驳的古碑刻一样,诉说着古老的往事,诉说着浓重的乡愁。
文/蓝月光阳光晴暖,我们走进了东庙。穿过曲曲折折的小巷,里面豁然一片开朗[详细]
虽然还没有到农历八月的时候,但是我已经非常怀念八月炸的味道。这种果子名叫[详细]
文/蓝月光阳光晴暖,我们走进了东庙。穿过曲曲折折的小巷,里面豁然一片开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