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扭秧歌 >> 扭秧歌介绍 >> 正文

山村秧歌队扭出美好新生活潇湘晨报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4/20 10:49:53

开心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2月1日,在同心县兴隆乡王团村村民委员会的空地前,随着强劲的击鼓声响起,该村秧歌队的队员们身穿红衣绿裤,手持大花彩扇,踏着欢快的锣鼓声欢腾起舞。

秧歌队正在排练

排练结束后,队员们依次列队,该村文化管理员刘建霞开始给大家排练新的节目。秧歌队队员王晓英仔细观看刘建霞的表演动作,并一板一眼的学习着。她说:“随着日子越来越好,每到农闲时节,大家便自发地聚到一起跳起欢快、和谐的大秧歌。大家跳着跳着也重新找回了青春的时光,越活越感到生活美满幸福有奔头。”

秧歌队的表演服

该村的秧歌队成立了有6年,现有成员40名,均是本村的村民。农忙时就去田间干农活,放下锄头,拿起彩扇,在舞台上她们就是角。刘建霞说:“如今,只要锣鼓一响,成员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扭秧歌、跳广场舞,村里的‘文化味’越来越浓。每年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就以秧歌、跳广场舞的形式进行演出,把欢乐带给大家。”

如何深入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兴隆乡走出了自己的路子。该乡乡长马斌文说:“我们乡注重挖掘乡村文艺爱好者人才,充分发挥出他们的特长,引导他们自发成立了秧歌队,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排练出接地气的作品。在农闲时节以及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演出,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民间文艺团队的支持力度,让他们编排出更多更好的接地气的文艺作品,从而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我市用文化汇聚力量,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文化活动广场、乡村大舞台等成为每个村的“标配”。以文化活动的“星星之火”助推文化扶贫的“燎原之势”,实现精神物质“双脱贫”。(记者丁宝萍通讯员董泊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ljfr.com/jbby/156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扭秧歌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