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扭秧歌 >> 扭秧歌介绍 >> 正文

系列活动之三十八瑞雪丰年扭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9/1 12:11:12
<

欢度春节

非遗文化,是在时光中淬炼的文化传承;新春佳节,是在岁月中沉淀出的中国味道。在和政县,过年的时候,人们往往用非遗文化活动——扭秧歌走马路来庆贺新春,增添节日的氛围,欢歌祈福,歌颂盛世。

2月6日(正月初六),伴随着一声声爆竹,阵阵锣鼓敲醒了和政县达浪乡杨马族大庄村春雪后的清晨,这里的秧歌红红火火地“出马”了。这个时隔9年又“玩”起了秧歌的村子,焕发出年轻而富有文化气息的容光。隆隆炮声中,周围群众欢歌笑语,已不约而同前来观看秧歌队的表演。

只见秧歌玩手们精神焕发,飞舞的绸缎,整齐划一的舞步,节奏鲜明的鼓点,在皑皑白雪里显得格外明艳欢快。虽然雪后天气格外寒冷,但丝毫无法阻挡大庄村人们扭秧歌的热情。秧歌队的队员们和着锣鼓声尽情表演,踩高跷、划旱船、骑毛驴、舞狮等节目,成为这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群众们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虎年来了,我们村6个社多人自发组织玩起了秧歌,玩秧歌一直是我们的传统习俗,现在也成了一种非遗文化。春节期间扭秧歌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歌颂党的富民政策,歌唱我们老百姓自己的小康生活。这秧歌,我们是越扭越高兴啊!”和政县达浪乡杨马族村大庄秧歌队总指挥李生荣告诉记者。

和政县达浪乡杨马族村大庄秧歌队总指挥李生荣(中)

今年9岁的秧歌小玩手李星皓是秧歌队里年龄最小的秧歌玩手,他随着爸爸一起舞狮,生龙活虎的他舞起狮来有模有样,他告诉记者:“我喜欢玩秧歌,虽然秧歌队出马早上起得很早,但是我一点都不觉得累,明年还要继续玩秧歌,把这种文化传统传承下去。”

秧歌队小玩手李星皓

近年来,在党的惠民政策的阳光普照下,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新春扭秧歌的劲头也越来越高涨,现已成为农村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非遗文化节目。这些由农民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朴实喜庆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村秧歌队表演,让春节的农村欢腾起来,让过年的气氛萦绕乡村大地,更让群众在热火朝天、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欢乐满满。

据了解,杨马族村的秧歌历史悠久,自清朝中期始相沿至今,所玩的‘尕黑驴’‘四大光棍’‘六大新郎’‘鼓’等享有美誉,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秧歌的故乡,杨马族村传承和保留着和政传统秧歌的精华。曾在参加全州汇演中,被州文联、州文旅局评为优秀奖。

太平鼓敲出丰收的喜悦,金唢呐吹响奋斗的号角,非遗文化匠心传承,新春佳节展现出杨马族村民们时代的精气神,在瑞雪丰年里歌颂着美好的幸福生活!

来源:和政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系列活动之三十八——瑞雪丰年“扭”秧歌锣鼓喧天“闹”新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ljfr.com/jbby/15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扭秧歌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