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乾县王村镇大王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梁党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自觉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在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方面开拓出了一片蓝天。
梁党通(后排右三)支持村里的剪纸老艺人开展传习活动。“蛟龙转鼓从明朝万历年间在我们村流传下来,距今有多年的历史。它以鼓作舞,边鼓边舞,很能体现秦人秦鼓的剽悍风韵和英姿飒爽的鼓舞魅力。如今,蛟龙转鼓已成为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我们村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5月9日,梁党通开门见山讲到。
大王村第五期蛟龙转鼓学员培训结业典礼。年6月,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梁党通被群众推举为乾州蛟龙转鼓协会会长,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责任落在了他的肩上。
每年春节,大王村都要举办蛟龙转鼓、扭秧歌、拔河比赛等群众性的联欢活动。他带领协会班子奔赴西安拜访打击乐艺术家安志顺、安源,并与村里在外工作的人士紧密联系,邀请台湾打击乐协会主席连雅文来村访问交流,在王村中心完小成立了乾州蛟龙转鼓青少年艺术团,培养孩子们对乡土艺术的兴趣,对家乡的热爱。他还带领蛟龙转鼓同仁赴西安观摩学习安志顺打击乐作品音乐会。通过对农村文化各类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群众对自己身边的文化更加热爱了,思想观念也大大转变了。
大王村举办的好媳妇、孝子表彰大会。“每年春节,我们都要举办蛟龙转鼓、秧歌队、拔河比赛、猜谜语等活动;转鼓协会办在了群众心上,锣鼓一响,群众到场,每遇演出,父子、妻子齐上阵的情景是家常便饭。大家参与性高,群众性的联欢融合了干部与群众间的关系,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梁党通说。
乾州蛟龙转鼓表演现场。年5月,梁党通在村里组建了乾县唐韵蛟龙转鼓演艺有限公司,建设了乾州蛟龙转鼓传习基地文化广场,有平方米宽敞的培训场地,可供学习使用,实现了办公、休闲一体化;同时,将培养人才纳入协会长远工作,面向群众进行技艺传习,服务涉外演出,拓展文化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公司有骨干队员名,其中陕西省级非遗传承人1名、咸阳市级传承人2名,中国民协会员2人,陕西省民协会员18名。
蛟龙转鼓近年来,随着蛟龙转鼓在国内外知名度的显著提高,梁党通组织协会先后参加了江苏太湖艺术节、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中国花馍艺术节、中国文化遗产日等余场次,蛟龙转鼓也吸引了国内更多的旅游爱好者纷至沓来。大王村同时发展以商贸街区、粮食种植、畜牧养殖、苗木培育、建材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将非遗保护与贫困户脱贫攻坚有效结合起来,使民间文化传承发展和苗木培育成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拓宽了群众致富渠道,年度就有5户7人顺利脱贫。
蛟龙转鼓表演现场老当益壮的表演者。梁党通说:“今后,我们将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要求,将蛟龙转鼓协会文化基地项目建成乡村文化振兴的示范项目,积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创造性成果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敲响新时代的鼓声。”(陕西农村报记者黄河)
近年来,乾县王村镇大王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梁党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详细]
虽然还没有到农历八月的时候,但是我已经非常怀念八月炸的味道。这种果子名叫[详细]
近年来,乾县王村镇大王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梁党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