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被改成“山路十八弯”,这是跟盲人有仇?
乔志峰
为躲避新移植树木,内蒙古米盲道被改成十八弯,残联发声。
近日,内蒙古赤峰。市民在一处新修路段上,发现一段约米的盲道为避开新移植的树木,被铺设成直角多弯,市民感叹这样的设计只会给盲人增添麻烦。残联呼吁,施工方应多考虑盲人的实际需求。(8月30日梨视频)
盲道被改成“山路十八弯”,一会儿就要拐那么几下,并且还都是直角弯,别说盲人了,就是普通人,想在上边走,恐怕也颇有几分难度。腿脚要灵活、反应要敏捷、动作要精准,特别是腰部要扭来扭去,如果没点“扭秧歌”的经验和水平,还真不好适应。
走个路,竟然还变成了对身体素质和反应速度的考验了,也算活久见了。普通道路修成这样,是对行人的折磨;盲道修成这样,则里里外外都透着几分无知甚至是缺德了。这是跟盲人有仇吗?
躲避新移植的树木,确实算一个理由。毕竟树木刚刚移植过来,不能没过几天就拔了。可是,在修这条路的时候,难道就没有经过总体的设计和规划吗?难道道路施工方和负责绿化的单位,就没有经过协调、整合,而是各自为政,你修你的路、我种我的树?
抑或我们换个说法,这种行为的本质,就是各承包一段、各管一摊,各赚各的钱,根本不考虑路修好后总体是什么样子,是否存在硬伤。这样修路,坑的何止盲人,制造出豆腐渣工程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大。
绿化树木和盲道,都是正常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原本应当“和谐相处”、各安其所、相得益彰,现在却搞成两张皮甚至“水火不容”,要多别扭有多别扭,要多折腾人有多折腾人。
类似的奇葩市政工程,我们见过得还少吗?
济南出现30厘米宽的“独木桥”式人行道;南京市惊现宽约50厘米的公交站台,被市民戏称为“平衡木站台”;郑州现“最窄”慢车道,仅30厘米……即便是弯来绕去的盲道,其实也不罕见,到网上一搜一大堆,有的甚至比内蒙古赤峰的“山路十八弯”还复杂、还奇葩。
争奇斗艳、遍地开花的各类奇葩市政工程,难道本来就没打算让老百姓正常使用,就是应付差事、赚取承包费而已?并且,这类超越常识的东东,是怎么通过竣工验收的?难道“上级”眼神不好,甚至是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那些不科学、不合理的城市公共设施设施,应立即予以整改;而同时更应该反思的,是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敷衍塞责、应付差事的不正常心态。以人为本、以百姓利益为重,应当成为所有公共服务部门须臾不可忘的基本原则。
辽宁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baijiahao.bai[详细]
虽然还没有到农历八月的时候,但是我已经非常怀念八月炸的味道。这种果子名叫[详细]
辽宁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baijiahao.bai[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