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扭秧歌 >> 扭秧歌介绍 >> 正文

乡村爱情四大硬伤,不需要去改,也没必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2-21 11:48:00

(原创内容,欢迎转载,抄袭必究)

这段时间一直写《乡村爱情》的文章,小编觉得这部伴随着大家12年的神剧,给无数观众带来了欢笑,就像一个网友留言所说: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我看的是情怀,能勾起曾经的回忆。

的确是这样的,不管《乡村爱情》前10部的评价如何毁誉参半,也不管第11部又会增加哪些内容,每个人都会从中得到不同的感受,那种回忆,独一无二。

不过,在前10部集的《乡村爱情》里,在剧情安排、场景布置上,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硬伤的。比如这四大硬伤,虽然无关痛痒,小编认为不需要去改,也没必要去改,但多少有些让人觉得不完美。

硬伤一:整个象牙山村很少能看到一只狗。作为看家护院的家畜,农村几乎家家养狗,后来发展到城里,产生了一大批“铲屎官”,狗的最初作用已经没了。

在播出的10部《乡村爱情》里,真是很难见到一只狗,除了赵本山那个专业的养狗场,这在农村是不合理的。不过想想也无所谓,毕竟演职人员比较多,现场也很杂乱,如果家家再放一只狗的话,就可能发生咬人事件,尤其那些怕狗的女演员,多少会影响拍戏情绪。所以这个硬伤不需要去改,也没必要去改。

硬伤二:农民都不种地。作为一部农村剧,《乡村爱情》很少出现种地的镜头,更不用说秋收和冬藏了。最多就是几个演员扛着农具,或者在田地边上演戏而已。而且他们也不谈天气,不唠收成,就跟个庄园主一样,天天伺候家里那点菜园子。

不过想想剧情,也就释然了,这是一部爱情剧,就谈风月,不谈生存。偶尔有几个地里干农活的场面,却因本山的弟子们多年不下地干活了,生疏的手法反而影响剧情,这个硬伤不改也罢。

硬伤三:几个主角家里都没有老人。看了这么多部《乡村爱情》,谢广坤家、刘能家、王老七家、赵四家都没有老人,其他角色家里也没有,更没听过年轻人说过爷爷奶奶字眼。

这些主角基本都快五十了,老人也应该七十多了,按照东北农村习俗,老人都与子女一起生活,但是在剧中一个都没看到,这也算个硬伤了。

不过细想起来,也无所谓,因为这是一部农村爱情剧,为了突出主角的性格,体现在家的地位,没必要安排老人角色。试想一下,如果谢广坤的父母在他家住,那么他怎么开家庭会议,敢对老人颐指气使吗。

硬伤四:象牙山村没有夜生活。这里所说的夜生活,不是指城市那样的灯红酒绿,而是指村子到了晚上太安静了。

以前农村条件不好,到了晚上,家家为了省电,早早关灯睡觉。现在不同了,大家除了串门之外,更多的时候是集中在一个广场上,扭秧歌,跳广场舞,尤其农闲的时候更是玩得不亦乐乎。

而《乡村爱情》只有到了每一部大结局的时候,才会把全村人集合在一起,唱歌跳舞放鞭炮,难道他们平时都没有活动吗,村里也不组织吗?

当然了,为了剧情需要,到了晚上家家都在研究各种琐事,安不安排跳广场舞环节无所谓,也不是必须的。但是作为一个全民健身运动,丰富农民的娱乐生活,适当增加一下扭秧歌和广场舞的戏份也是可以的,而且还能从中演变出很多故事来。

当然了,上面四个硬伤无关乎剧情,不需要去改,也没必要去改。但就像那位网友说的,看《乡村爱情》是一种情怀,只是少了一些元素,多多少少感觉不完美而已。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ljfr.com/jbby/13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扭秧歌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